用戶登錄  |  用戶注冊 資源發(fā)布
首 頁施工人網施工資訊資源共享食品標準圖購大全字體下載
當前位置:造價者網施工資訊工作經驗

一步一步跟我學預算

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發(fā)布時間:2013-11-15 21:38:59


( 6)最新市場材料價格 
是進行價差調整的重要依據(jù) 
( 7)預算工作手冊 
預算工作手冊是將常用的數(shù)據(jù)、計算公式和系數(shù)等資料匯編成手冊以便查用,可以加快工程量計算速度。 
( 8)有關部門批準的擬建工程概算文件 
2. 編制條件 
( 1)施工圖經過設計交底和會審后,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共同認可; 
( 2)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經過其上級有關部門批準; 
( 3)建 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在設備、材料、構件等加工定貨方面已有明確分工。 
5.1.3 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方法和步驟 
•  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方法 
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方法有單價法和實物法兩種。 
( 1)單價法 
用單價法編制施工圖預算,就是利用各地區(qū)、各部門編制的建筑安裝工程單位估價表或預算定額基價,根據(jù)施工圖計算出的各分項工程量,分別乘以相應單價或預算定額基價并求和,得到定額直接費,再加上其它直接費,即為該工程的直接費;再以工程直接費或人工費為計算基礎,按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各項取費費率,求出該工程的間接費、計劃利潤及稅金等費用;最后將上述各項費用匯總即為一般土建工程預算造價。 
這種編制方法便于技術經濟分析,是常用的一種編制方法。 
( 2)實物法 
用實物法編制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就是根據(jù)施工圖計算的各分項工程量分別乘以預算定額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消耗量,分類匯總得出該工程所需的全部人工、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然后再乘以當時、當?shù)厝斯すべY標準、各種材料單價、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求和,再加上其它直接費,就可以求出該工程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及稅金等費用計取方法與單價法相同。 
下面以單價法為例介紹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步驟。 
2. 一 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的步驟 
( 1)收集基礎資料,做好準備 
主要收集編制施工圖預算的編制依據(jù)。包括施工圖紙、有關的通用標準圖、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施工組織設計、預算定額、取費標準及市場材料價格等資料。
( 2)熟悉施工圖等基礎資料 
編制施工圖預算前,應熟悉并檢查施工圖紙是否齊全、尺寸是否清楚,了解設計意圖,掌握工程全貌。另外,針對要編制預算的工程內容搜集有關資料,包括熟悉并掌握預算定額的使用范圍、工程內容及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等。 
( 3)了解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現(xiàn)場情況 
編制施工圖預算前,應了解施工組織設計中影響工程造價的有關內容。例如,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中余土外運使用的工具、運距,施工平面圖對建筑材料、構件等堆放點到施工操作地點的距離等等,以便能正確計算工程量和正確套用或確定某些分項工程的基價。這對于正確計算工程造價,提高施工圖預算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 4)計算工程量 
工程量計算應嚴格按照圖紙尺寸和現(xiàn)行定額規(guī)定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遵循一定的順序逐項計算分項子目的工程量。計算各分部分項工程量前,最好先列項。也就是按照分部工程中各分項子目的順序,先列出單位工程中所有分項子目的名稱,然后再逐個計算其工程量。這樣,可以避免工程量計算中,出現(xiàn)盲目、零亂的狀況,使工程量計算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也可以避免漏項和重項。 
有關工程量計算方法和規(guī)則,參見本章第四節(jié)。 
( 5)匯總工程量、套預算定額基價(預算單價) 
各分項工程量計算完畢,并經復核無誤后,按預算定額手冊規(guī)定的分部分項工程順序逐項匯總,然后將匯總后的工程量抄入工程預算表內,并把計算項目的相應定額編號、計量單位、預算定額基價以及其中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臺班使用費填入工程預算表內。 
( 6)計算直接工程費 
計算各分項工程直接費并匯總,即為一般土建工程定額直接費,再以此為基數(shù)計算其他直接費、現(xiàn)場經費,求和得到直接工程費。 
( 7)計取各項費用 
按取費標準(或間接費定額)計算間接費、計劃利潤、稅金等費用,求和得出工程預算價值,并填入預算費用匯總表中。同時計算技術經濟指標,即單方造價。 
( 8)進行工料分析 
計算出該單位工程所需要的各種材料用量和人工工日總數(shù),并填入材料匯總表中。這一步驟通常與套定額單價同時進行,以避免二次翻閱定額。如果需要,還要進行材料價差調整。 
( 9)編制說明、填寫封面、裝訂成冊 
編制說明一般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  編制預算時所采用的施工圖名稱、工程編號、標準圖集以及設計變更情況; 
•  采用的預算定額及名稱; 
•  間接費定額或地區(qū)發(fā)布的動態(tài)調價文件等資料; 
•  鋼筋、鐵件是否已經過調整; 
5)其它有關說明。通常是指在施工圖預算中無法表示,需要用文字補充說明的。例如,分項工程定額中需要的材料無貨,用其它材料代替,其價格待結算時另行調整,就需用文字補充說明。 
施工圖預算封面通常需填寫的內容有:工程編號及名稱、建筑結構形式、建筑面積、層數(shù)、工程造價、技術經濟指標、編制單位及日期等。 
最后,把封面、編制說明、預算費用匯總表、材料匯總表、工程預算分析表,按以上順序編排并裝訂成冊,編制人員簽字蓋章,請有關單位審閱、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后,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便完成了編制工作。 
第2章:工程量計算的原則和方法
  5.2.1 工程量的概念 
  工程量,就是以物理計量單位或自然單位所表示的各個具體工程和結構配件的數(shù)量。物理計量單位,一般是指以公制度量表示的長度、面積、體積、重量等。如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樓面的面積( m 2 ),墻基礎、墻體、混凝土梁、板、柱的體積(m 3 )、管道、線路的長度(m)、鋼柱、鋼梁、鋼屋架的重量(t)等。自然計量單位是指以施工對象本身自然組成情況為計量單位,如臺、套、組、個等。 
  5.2.2 工程量計算的原則 
  工程量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的基礎數(shù)據(jù),同時也是施工圖預算中最繁瑣、最細致的工作。而且工程量計算項目是否齊全,結果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預算編制的質量和進度。為快速準確的計算工程量,計算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  熟悉基礎資料 
  在工程量計算前,應熟悉現(xiàn)行預算定額、施工圖紙、有關標準圖、施工組織設計等資料,因為他們都是計算工程量的直接依據(jù)。 
  2.計算工程量的項目應與現(xiàn)行定額的項目一致 
  工程量計算時,只有當所列的分項工程項目與現(xiàn)行定額中分項工程的項目完全一致時,才能正確使用定額的各項指標。尤其當定額子目中綜合了其他分項工程時,更要特別注意所列分項工程的內容是否與選用定額分項工程所綜合的內容一致,不可重復計算。 
  例如,現(xiàn)行定額樓地面工程找平層子目中,均包括刷素水泥漿一道,在計算工程量時,不可再列刷素水泥漿子目。 
  3.工程量的計量單位必須與現(xiàn)行定額的計量單位一致 
  現(xiàn)行定額中各分項工程的計量單位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 m 3 、有的是m 2 、還有的是延長米m、t和個等。所以,計算工程量時,所選用的計量單位應與之相同。 
  4.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定額規(guī)定的計算規(guī)則進行計算 
  計算工程量必須在熟悉和審查圖紙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定額規(guī)定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以施工圖所標注尺寸(另有規(guī)定者除外)為依據(jù)進行計算,不能隨意加大或縮小構件尺寸,以免影響工程量的準確性。 
  5.工程量的計算應采用表格形式 
  為計算清晰和便于審核,在計算工程量時常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具體形式可參見本章第六節(jié)工程量計算實例中表 5-20。 
  5.2.3 工程量計算的一般方法 
  為了防止漏項、減少重復計算,在計算工程量時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計算。下面分別介紹土建工程中工程量計算通常采用的幾種順序。 
  1.按施工順序計算 
  按施工先后順序依次計算工程量,即按平整場地、挖地槽、基礎墊層、磚石基礎、回填土、砌墻、門窗、鋼筋混凝土樓板安裝、屋面防水、外墻抹灰、樓地面、內墻抹灰、粉刷、油漆等分項工程進行計算。 
  2.按定額順序計算 
  按當?shù)囟~中的分部分項編排順序計算工程量,即從定額的第一分部第一項開始,對照施工圖紙,凡遇定額所列項目,在施工圖中有的,就按該分部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算出工程量。凡遇定額所列項目,在施工圖中沒有,就忽略,繼續(xù)看下一個項目,若遇到有的項目,其計算數(shù)據(jù)與其它分部的項目數(shù)據(jù)有關,則先將項目列出,其工程量待有關項目工程量計算完成后,再進行計算。例如:計算墻體砌筑,該項目在定額的第四分部,而墻體砌筑工程量為:(墻身長度×高度 -門窗洞口面積)×墻厚-嵌入墻內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構件所占體積+垛、附墻煙道等體積。這時可先將墻體砌筑項目列出,工程量計算可暫放緩一步,待第五分部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及第六分部門窗工程等工程量計算完畢后,再利用該計算數(shù)據(jù)補算出墻體砌筑工程量。 
  這種按定額編排計算工程量順序的方法,對初學者可以有效地防止漏算重算現(xiàn)象。 
  3.按圖紙擬定一個有規(guī)律的順序依次計算 
  ( 1)按順時針方向計算 
  從平面圖左上角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計算。如圖 5.1所示,外墻從左上角開始,依箭頭所指示的次序計算,繞一周后又回到左上角。此方法適用于外墻、外墻基礎、外墻挖地槽、樓地面、天棚、室內裝飾等工程量的計算。 
  
  圖 5.1按順時針方向計算 圖5.2按先橫后豎,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順序計算 
  ( 2)按先橫后豎,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順序計算 
  以平面圖上的橫豎方向分別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依次計算,如圖 5.2所示。此方法適用于內墻、內墻挖地槽、內墻基礎和內墻裝飾等工程量的計算。 
 。 3)按照圖紙上的構、配件編號順序計算 
  在圖紙上注明記號,按照各類不同的構、配件,如柱、梁、板等編號,順序地按柱Z 1 、Z 2 、Z 3 、Z 4 …;梁L 1 、L 2 、L 3 …,板B 1 、B 2 、B 3 …等構件編號依次計算。如圖5.3所示。 
  
  圖5.3按構、配件編號順序計算 
 。 4)根據(jù)平面圖上的定位軸線編號順序計算 
  對于復雜工程,計算墻體、柱子和內外粉刷時,僅按上述順序計算還可能發(fā)生重復或遺漏,這時,可按圖紙上的軸線順序進行計算,并將其部位以軸線號表示出來。如位于 A軸線上的外墻,軸線長為①~②,可標記為A: ①~②。此方法適用于內外墻挖地槽、內外墻基礎、內外墻砌體、內外墻裝飾等工程量的計算。 
第3章: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
  5.3.1 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的基本原理 
  一個單位工程是由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分項工程組成的。在計算工程量時,無論按哪種計算順序,都難以充分利用項目之間數(shù)據(jù)的內在聯(lián)系,及時地編出預算,而且還會出現(xiàn)重算、漏算和錯算現(xiàn)象。 
  運用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就是分析工程量計算中各分項工程量計算之間的固有規(guī)律和相互之間的依賴關系,運用統(tǒng)籌法原理和統(tǒng)籌圖圖解來合理安排工程量的計算程序,以達到節(jié)約時間、簡化計算、提高工效、為及時準確地編制工程預算提供科學數(shù)據(jù)的目的。 
  根據(jù)統(tǒng)籌法原理,對工程量計算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各分項工程量之間,既有各自的特點,也存在著內在聯(lián)系。例如在計算工程量時,挖地槽體積為墻長乘地槽橫斷面面積、基礎墊層是按墻長乘墊層斷面面積、基礎砌筑是按墻長乘基礎斷面面積、墻基防潮層是用墻長乘基礎寬度、混凝土地圈梁是墻長乘圈梁斷面積。在這六個分項工程中,都要用到墻體長度。外墻計算外墻中心線,內墻計算凈長線。又如平整場地為建筑物底層建筑面積每邊各加 2m ;地面面層和找平層為建筑物底層建筑面積減去墻基防潮層面積,在這三個分項工程中,底層建筑面積是其工程量計算的共同依據(jù)。再如外墻勾縫、外墻抹灰、散水、勒腳等分項工程量的計算,都與外墻外邊線長度有關。雖然這些分項工程工程量的計算各有其不同的特點,但都離不開墻體長度和建筑物的面積。這里的“線”和“面”是許多分項工程計算的基數(shù),它們在整個工程量計算中反復多次運用,找出了這個共性因素,再根據(jù)預算定額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運用統(tǒng)籌法的原理進行仔細分析,統(tǒng)籌安排計算程序和方法,省略重復計算過程,從而快速、準確地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 
  5.3.2 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的基本要點 
  運用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的基本要點是:“統(tǒng)籌程序、合理安排;利用基數(shù),連續(xù)計算;一次算出,多次使用;結合實際,靈活機動”。 
  1.統(tǒng)籌程序,合理安排 
  工程量計算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關系著預算工作的效率高低,進度快慢。按施工順序或定額順序進行計算工程量,往往不能充分利用數(shù)據(jù)間的內在聯(lián)系而形成重復計算,浪費時間和精力,有時還易出現(xiàn)計算差錯。 
  例如:某室內地面有地面墊層、找平層及地面面層三道工序,如按施工順序或定額順序計算則為: 
 。 1)地面墊層體積=長×寬×墊層厚(m 3 ) 
 。 2)找平層面積=長×寬(m 2 ) 
 。 3)地面面層面積=長×寬(m 2 ) 
  這樣,長×寬就要進行三次重復計算,沒有抓住各分項工程量計算中的共性因素, 而按照統(tǒng)籌法原理,根據(jù)工程量自身計算規(guī)律,按先主后次統(tǒng)籌安排,把地面面層放在其它兩項的前面,利用它得出的數(shù)據(jù)供其它工程項目使用。即: 
 。 1)地面面層面積=長×寬(m 2 ) 
  ( 2)找平層面積=地面面層面積(m 2 ) 
 。 3)地面墊層體積=地面面層面積×墊層厚(m 3 ) 
  按上面程序計算,抓住地面面層這道工序,長×寬只計算一次,還把后兩道工序的工程量帶算出來,且計算的數(shù)字結果相同,減少了重復計算。從這個簡單的實例中,說明了統(tǒng)籌程序的意義。 
  2.利用基數(shù),連續(xù)計算 
  就是以“線”或“面”為基數(shù),利用連乘或加減,算出與它有關的分項工程量;鶖(shù)就是“線”和“面”的長度和面積。 
  “線”是某一建筑物平面圖中所示的外墻中心線、外墻外邊線和內墻凈長線。根據(jù)分項工程量的不同需要,分別以這三條線為基數(shù)進行計算。 
  外墻外邊線:用 L 外 表示,L 外 =建筑物平面圖的外圍周長之和 
  外墻中心線:用 L 中 表示,L 中 =L 外 -外墻厚×4 
  內墻凈長線:用 L 內 表示,L 內 =建筑平面圖中所有的內墻長度之和 
  與“線”有關的項目有: 
  L 中 :外墻基挖地槽、外墻基礎墊層、外墻基礎砌筑、外墻墻基防潮層、外墻圈梁、外墻墻身砌筑等分項工程。 
  L 外 :平整場地、勒腳,腰線,外墻勾縫,外墻抹灰,散水等分項工程。 
  L 內 :內墻基挖地槽,內墻基礎墊層,內墻基礎砌筑,內墻基礎防潮層,內墻圈梁,內墻墻身砌筑,內墻抹灰等分項工程。 
  “面”是指某一建筑物的底層建筑面積,用 S 底 或S 1 表示。 
  S 底 =建筑物底層平面圖勒腳以上外圍水平投影面積 
  與“面”有關的計算項目有:平整場地、天棚抹灰、樓地面及屋面等分項工程。 
  一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都可在這三條“線”和一個“面”的基礎上,連續(xù)計算出它的工程量。也就是說,把這三條“線”和一個“面”先計算好,作為基數(shù),然后利用這些基數(shù)再計算與它們有關的分項工程量。 
  3.一次算出,多次使用 
  在工程量計算過程中,往往有一些不能用“線”、“面”基數(shù)進行連續(xù)計算的項目,如木門窗、屋架、鋼筋混凝土預制標準構件等,事先,將常用數(shù)據(jù)一次算出,匯編成土建工程量計算手冊(即“冊”),其次也要把那些規(guī)律較明顯的如槽、溝斷面、磚基礎大放腳斷面等,都預先一次算出,也編入冊。當需計算有關的工程量時,只要查手冊就可很快算出所需要的工程量。這樣可以減少那種按圖逐項地進行繁瑣而重復的計算,亦能保證計算的及時與準確性。 
  4.結合實際,靈活機動 
  用“線”、“面”、“冊”計算工程量,是一般常用的工程量基本計算方法,實踐證明,在一般工程上完全可以利用。但在特殊工程上,由于基礎斷面、墻厚、砂漿標號和各樓層的面積不同,就不能完全用“線”或“面”的一個數(shù)作為基數(shù),而必須結合實際靈活地計算。 
  一般常遇到的幾種情況及采用的方法如下: 
 。 1)分段計算法 
  當基礎斷面不同,在計算基礎工程量時,就應分段計算。 
  ( 2)分層計算法 
  如遇多層建筑物,各樓層的建筑面積或砌體砂漿標號不同時,均可分層計算。 
 。 3)補加計算法 
  即在同一分項工程中,遇到局部外形尺寸或結構不同時,為便于利用基數(shù)進行計算,可先將其看作相同條件計算,然后再加上多出部分的工程量。如基礎深度不同的內外墻基礎、寬度不同的散水等工程。 
  假設前后墻散水寬度 1.20m,兩山墻散水寬0.80m,那么應先按0.80m計算,再將前后墻0.40m散水寬度進行補加。 
 。 4)補減計算法 
  與補加計算法相似,只是在原計算結果上減去局部不同部分工程量。如在樓地面工程中,各層樓面除每層盥廁間為水磨石面層外,其余均為水泥砂漿面層,則可先按各樓層均為水泥砂漿面層計算,然后補減盥廁間的水磨石地面工程量。 
  5.3.3 統(tǒng)籌圖的編制 
  運用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首先要根據(jù)統(tǒng)籌法原理,預算定額和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設計出“計算工程量程序統(tǒng)籌圖”(以下簡稱統(tǒng)籌圖)。統(tǒng)籌圖以“三線一面”作為基數(shù),連續(xù)計算與之有共性關系的分項工程量,而與基數(shù)無共性關系的分項工程量則用“冊”或圖示尺寸進行計算。利用統(tǒng)籌圖可全面了解工程量的計算及各項目間相互依賴的關系,有利于合理安排計算工作。 
  統(tǒng)籌圖一般應由各地區(qū)主管部門,根據(jù)本地區(qū)現(xiàn)行預算定額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編制,明文下達,以便于施工、設計及建設單位、建設銀行共同使用。 
  1.統(tǒng)籌圖的主要內容 
  統(tǒng)籌圖主要由計算工程量的主次程序線、基數(shù)、分項工程量計算式及計算單位組成。主要程序線是指在“線”、“面”基數(shù)上連續(xù)計算項目的線,次要程序線是指在分項項目上連續(xù)計算的線,如圖 5.4所示。 
  2.計算程序的統(tǒng)籌安排 
  統(tǒng)籌圖的計算程序安排是根據(jù)下述原則考慮的,即: 
 。 1)共性合在一起,個性分別處理 
  分項工程量計算程序的安排,是根據(jù)分項工程之間共性與個性的關系,采取共性合在一起,個性分別處理的辦法。共性合在一起,就是把與墻的長度包括外墻外邊線、外墻中心線、內墻凈長線有關的計算項目,分別納入各自系統(tǒng)中,把與建筑面積有關的計算項目,分別歸于建筑物底層面積和分層面積系統(tǒng)中,把與墻長或建筑面積這些基數(shù)串不起來的計算項目,如樓梯、陽臺、門窗、臺階等,則按其個性分別處理,或利用“工程量計算手冊”, 或另行單獨計算。 
 。 2)先主后次,統(tǒng)籌安排 
  用統(tǒng)籌法計算各分項工程量是從“線”、“面”基數(shù)的計算開始的。計算順序必須本著先主后次原則統(tǒng)籌安排,才能達到連續(xù)計算的目的。先算的項目要為后算的項目創(chuàng)造條件,后算的項目就能在先算的基礎上簡化計算,有些項目只和基數(shù)有關系,與其他項目之間沒有關系,先算后算均可,前后之間要參照定額程序安排,以方便計算。 
 。 3)獨立項目單獨處理 
  
  預制混凝土構件、鋼窗或木門窗、金屬或木構件、鋼筋用量、臺階、樓梯、地溝等獨立項目的工程量計算,與墻的長度、建筑面積沒有關系,不能合在一起,也不能用“線”、“面”基數(shù)計算時,需要單獨處理,可采用預先編制“手冊”的方法解決,只要查閱“手冊”即可得出所需要的各項工程量。或者利用前面所說的按表格形式填寫計算的方法,與“線”、“面”基數(shù)沒有關系又不能預先編入“手冊”的項目,按圖示尺寸分別計算。

5.3.4 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的步驟 
  用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大體上可分為五個步驟,如圖 5.5所示。 
  
  圖5.5 利用統(tǒng)籌法計算工程量步驟圖
  
第4章:工程量計算之建筑面積
  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在各省、市、自治區(qū)的《建筑工程預算定額》中均有明確規(guī)定,雖然各地因定額不同而略有差異,大部分還是相同的。下面以《全國統(tǒng)一建筑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介紹一般土建工程主要分部分項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5.4.1 建筑面積的計算 
  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各層面積的總和,它是表示建筑技術經濟效果的重要數(shù)據(jù),同時也是計算某些分項工程量的基本依據(jù)。 
  1.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 
  ( 1)單層建筑物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其建筑面積按建筑物外墻勒腳以上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筑物內設有部分樓層者,首層建筑面積已包括在單層建筑物內,二層及二層以上應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6、5.7所示。在圖5.6中,建筑面積可用下式表示: 
  S=L×B ( 5.1) 
  式中: S為單層建筑物建筑面積;L為兩端山墻勒腳以上外表面間水平距離;B為兩縱墻墻勒腳以上外表面間水平距離。 
  而在圖 5.7中,則應加算一層a×b的面積。 

 

圖 5.6 單層建筑物建筑面積示意圖 

圖 5.7 部分樓層建筑面積示意圖 



圖 5.6 單層建筑物建筑面積示意圖 

圖 5.7 部分樓層建筑面積示意圖 
( 2)高低聯(lián)跨的單層建筑物,需分別計算面積時,應以結構外邊線為界分別計算,即高低跨交界的墻或柱所占的水平面積,應并入高跨內計算。如圖5.8所示。 

圖 5.8高低聯(lián)跨單層建筑物建筑面積示意圖 圖5.9 地下室建筑面積計算示意圖 
( 3)多層建筑物建筑面積,按各層建筑面積之和計算,其首層建筑面積按外墻勒腳以上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二層以上按外墻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車間、倉庫、商店、車站、地下指揮部等及相應的出入口建筑面積,按其上口外墻(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層及其保護墻)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如圖5.9所示。 
( 5)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腳空間設置架空層和深基礎地下架空層設計加以利用時,其層高超過2.2m,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0所示。 

圖 5.10 吊腳架空層建筑面積計算示意圖 圖5.11 建筑物門廳剖面圖 

 。 6)穿過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內的門廳、大廳,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建筑面積計算。門廳、大廳內設有回廊時,按其自然層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1、5.12所示。 
 。 7)室內樓梯間、電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層計算建筑面積。若這些井道設置在建筑物內時,不需另計建筑面積,因其面積已包含在整體建筑物建筑面積之內。圖5.13所示。 
  
  圖 5.12 回廊示意圖 圖5.13 電梯井示意圖 



圖 5.6 單層建筑物建筑面積示意圖 

圖 5.7 部分樓層建筑面積示意圖 
( 2)高低聯(lián)跨的單層建筑物,需分別計算面積時,應以結構外邊線為界分別計算,即高低跨交界的墻或柱所占的水平面積,應并入高跨內計算。如圖5.8所示。 

圖 5.8高低聯(lián)跨單層建筑物建筑面積示意圖 圖5.9 地下室建筑面積計算示意圖 
( 3)多層建筑物建筑面積,按各層建筑面積之和計算,其首層建筑面積按外墻勒腳以上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二層以上按外墻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車間、倉庫、商店、車站、地下指揮部等及相應的出入口建筑面積,按其上口外墻(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層及其保護墻)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如圖5.9所示。 
( 5)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腳空間設置架空層和深基礎地下架空層設計加以利用時,其層高超過2.2m,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0所示。 

圖 5.10 吊腳架空層建筑面積計算示意圖 圖5.11 建筑物門廳剖面圖 
( 6)穿過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內的門廳、大廳,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建筑面積計算。門廳、大廳內設有回廊時,按其自然層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1、5.12所示。 
( 7)室內樓梯間、電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層計算建筑面積。若這些井道設置在建筑物內時,不需另計建筑面積,因其面積已包含在整體建筑物建筑面積之內。圖5.13所示。 

圖 5.12 回廊示意圖 圖5.13 電梯井示意圖 
( 8)書庫、立體倉庫設有結構層的,按結構層計算建筑面積;沒有結構層的,按承重書架層或貨架層計算建筑面積。 
( 9)有圍護結構的舞臺燈光控制室,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乘以層數(shù)計算建筑面積。 
( 10)建筑物內設備管道層(技術層)、貯藏室,其層高超過2.2m時,應計算建筑面積。 
( 11)有柱的雨篷、車棚、貨棚、站臺等,按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獨立柱的雨篷、單排柱的車棚、貨棚、站臺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4、5.15所示。 
在圖 5.15中,其建筑面積可用下式表示: 
S=1/2×L×B (5.2) 
式中:S為建筑面積;L為 頂蓋長度方向的水平投影長度;B為頂蓋寬度方向的水平投影長度。 

圖 5.14 有柱雨蓬示意圖 圖5.15 獨立柱、單排柱站臺示意圖 
( a)獨立柱、單排柱站臺剖面圖 (b)獨立柱、單排柱站臺透視圖 
 。 12)屋面上部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6所示。 
 。 13)建筑物外有圍護結構的門斗、眺望間、觀望電梯間、陽臺、廚窗、挑廊、走廊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7所示。

  圖 5.16 電梯機房、水箱間示意圖 圖5.17 門斗、眺望間示意圖 
 。 14)建筑物外有柱和頂蓋走廊、檐廊,按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有蓋無柱的走廊、檐廊挑出墻外寬度在1.5m以上時,按其頂蓋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18、5.19所示。 
  在圖 5.19中,當a≥1.5m時,按a×L/2計算建筑面積,當a<1.5m時,不計算建筑面積。 
  
  圖 5.18 有柱和頂蓋的走廊、檐廊示意圖 圖5.19有蓋無柱的走廊、檐廊示意圖 
  

 。 15)無圍護結構的凹陽臺、挑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筑面積。建筑物間有頂蓋的架空走廊,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如圖5.20所示。 
  ( 16)室外樓梯,按自然層投影面積之和計算建筑面積。 
 。 17)建筑物內變形縫、沉降縫等,凡縫寬在300mm以內者,均依其縫寬按自然層計算建筑面積,并入建筑物建筑面積之內計算。 
  
  圖 5.20 架空走廊示意圖 圖5.21 不計算建筑面積的構、配件示意圖 
  2.不計算建筑面積的范圍 
 。 1)突出外墻的構件、配件、附墻柱、垛、勒腳、臺階、懸挑雨篷、墻面抹灰、鑲貼塊材、裝飾面等。如圖5.21所示。 
 。 2)用于檢修、消防等的室外爬梯。 
 。 3)層高2.2m以內的設備管道層、貯藏室,設計不利用的深基礎架空層及吊腳架空層。 
  ( 4)建筑物內操作平臺、上料平臺、安裝箱或罐體平臺;沒有圍護結構的屋頂水箱、花架、涼棚等。 
 。 5)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等構筑物。 
  ( 6)單層建筑物內分隔單層房間,舞臺及后臺懸掛的幕布、布景天橋、挑臺。 
 。 7)建筑物內寬度大于300mm的變形縫、沉降縫。 
  在計算建筑面積時,如遇上述以外情況,可參照上述規(guī)則辦理。 

第5章:工程量計算之土石方工程 
5.4.2 分部分項工程量計算 
1.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工程包括平整場地、挖地槽(管溝槽)、挖地坑、挖土方、回填土、土方運輸?shù)软椖。在計算工程量前,應先明確:土壤類別和地下水情況;挖、填土、運土和排水的施工方法;運土的距離及是否放坡或支檔土扳。 
土石方工程量除平整場地,按 m 2 為計量單位外,其他均以m 3 計算。 
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 1)平整場地 
平整場地指厚度在± 30cm以內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按建筑物(或構筑物)底面積的外邊線每邊各增加2m計算。其計算公式: 
平整場地=S 底 +2×L 外 +16 (5.3) 
式中: S 底 為底層建筑面積;L 外 為外墻外邊線長。 
( 2)挖地槽 
凡槽底寬在 3m以內,且槽長大于槽寬三倍以上的挖土工程,為挖地槽。內外突出部分(垛、附墻煙囪等)并入地槽工程量內計算。 
由于挖地槽的施工方法很多,其計算公式也不相同。 
1)不放坡和不支擋土板(圖5.22) 
V=(B+2C)×H×L (5.4 ) 
2)由墊層下表面放坡(圖5.23) 
V=(B+2C+KH)×H×L ( 5.5 ) 

圖 5.22 不放坡和不支擋土板挖地槽示意圖 圖5.23 放坡挖地槽示意圖(一) 
3)由墊層上表面放坡(圖5.24) 
V=BH 1 L+(B+KH 2 )×H 2 ×L ( 5.6 ) 
4)支雙面擋土板(圖5.25) 
V=(B+2C+0.2)×H×L ( 5.7 ) 
式中: V為地槽挖土體積;B為墊層底面寬度;H為挖土深度,以室外設計地坪為計算起點;L為地槽長度,其長度的計算:外墻按圖示尺寸的中心線長;內墻按圖示基礎底面之間凈長線長度計算;C為工作面寬度,按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定計算,如無規(guī)定,可按表5-2中規(guī)定計算;K為放坡系數(shù);0.2為兩側擋土板的厚度。 
圖5.24 放坡挖地槽示意圖(二) 圖5.25 支擋土板挖地槽示意圖 
支擋土板時,擋土板面積,按槽(或坑)垂直支撐面積計算,并不得再計算放坡。 
計算挖地槽、地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時,放坡系數(shù)按表 5-3確定。當?shù)夭邸⒌乜又型寥李悇e不同時,分別按其放坡起點、放坡系數(shù),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權平均計算,且由于放坡在交接處所產生的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 
表 5-2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寬度計算 表 
基礎材料  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 mm) 
磚基礎 
漿砌毛石、條石基礎 
混凝土基礎墊層支模板 
混凝土基礎支模板 
基礎垂直面做防水層  200 
150 
300 
300 
800(防水層面) 
  
表5-3 放坡系數(shù)表 
土壤類別  放坡起點 
( m)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在坑內作業(yè)  在坑上作業(yè) 
一、二類土 
三類土 
四類土  1.20 
1.50 
2.00  1:0.50 
1:0.33 
1:0.25  1:0.33 
1:0.25 
1:0.10  1:0.75 
1:0.67 
1:0.33 

  


  ( 3)挖管溝槽 
  挖管溝槽的計算方法與挖地槽相似,以 m 3 計算。其長度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管溝深度按圖示溝底至室外地坪計算,溝底寬度,設計有規(guī)定的,按設計規(guī)定尺寸計算,設計無規(guī)定的,可按表5-4規(guī)定寬度計算。 
  在計算管溝土方工程量時,各類井及管道(鑄鐵給排水管除外)接口等處需加寬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計算,底面積大于 20m 2 的井類,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溝土方工程量內計算;但鋪設鑄鐵管道時,接口等處需加寬增加的土方量,可按鑄鐵給排水管道地溝土方總量的2.5 % 計算。 
  表 5-4 管道溝底寬度計算表 單位 m 
管徑 
( mm)  鑄鐵管、鋼管 
石棉水泥管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管  陶土管 
  
50~70 
100~200 
250~350 
400~450 
500~600 
700~800 
900~1000 
1100~1200 
1300~1400  0.60 
0.70 
0.80 
1.00 
1.30 
1.60 
1.80 
2.00 
2.20  0.80 
0.90 
1.00 
1.30 
1.50 
1.80 
2.00 
2.30 
2.60  0.70 
0.80 
0.90 
1.10 
1.40 
  
  
  
  
 。 4)挖地坑 
  凡圖示地坑底面積在 20m 2 以內的挖土,為挖地坑。如地下室、獨立柱基礎及設備基礎的挖土工程,其計算式如下: 
  1)不放坡和不支擋土板 
 、俜叫位蜷L方形 V=(a+2C)×(b+2C)×H (5.8 ) 
 、趫A形 V=π×R 2 ×H (5.9 ) 
  2)放坡的 
  
  圖 5.26 地坑透視圖 圖5.27 圓形地坑體積計算示意圖 
  •  方形或長方形(圖 5.26) 
  V=(a+2C)×(b+2C)×H+2×1/2×KH×H(b+2C) 
  +2×1/2×KH×H(a+2C)+4×1/3×KH×KH×H 
  簡化公式為 
  V=(a+2C+KH)×(b+2C+KH)×H+1/3×K 2 H 3 (5.10 ) 
 、趫A形(圖 5.27) 
  V=1/3π(R 1 2 +R 2 2 +R 1 ×R 2 ) (5.11 ) 
  式中: H為地坑深度,按墊層底算至室外設計地坪;a為地坑設計墊層外皮長度;b為地坑設計墊層外皮寬度;R1、R2分別為圓形地坑下口及上口半徑; 1/3×K 2 H 3 為地坑四角的角錐體積。式中其他字母符號意義與前面所列公式相同。如帶擋土板,按圖示尺寸兩邊各加10cm計算。 
  ( 5)挖土方 
  凡圖示溝槽底寬在 3m以外,坑底面積在20m 2 以外,平整場地挖、填土厚度在±30cm以外的挖土工程,均按挖土方計算。 
 。 6)回填土 
  回填土區(qū)分夯填、松填按圖示回填體積計算。 
  1)地槽、地坑回填土。按槽(坑)挖土量減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在槽內的基礎墊層及基礎等體積。 
  2)管溝回填土。按挖土體積減去直徑大于500mm(包括500mm)的管道體積(見表5-5)。直徑小于500mm的管道體積不予扣除。 

  表 5-5 每m管道應減土方量(m 3 ) 
管道名稱  管道直徑( mm) 
   501~066  601~800  801~1000  1001~1200  1201~1400  1401~1600 
鋼管 
鑄鐵管 
混凝土管  0.21 
0.24 
0.33  0.44 
0.49 
0.60  0.71 
0.77 
0.92    
  
1.15    
  
1.35    
  
1.55 
  3)室內(房心)回填土。按主墻間凈面積乘回填厚度計算。公式如下: 
  室內回填土 =(S 底 -L 中 ×墻厚-L 內 ×墻厚)×h ( 5.12 ) 
  式中: S 底 為底層建筑面積; L 中 為外墻中心線長; L 內 為內墻凈長線長; h 為回填土厚度,是室內外高差與地面墊層、面層之差。如圖 5.28所示 。 
 。 7 )運土。系指回填土(包括溝槽、地坑回填土及室內回填土)后剩余或虧損土量,可按下式計算。
                        圖5.28 室內回填土計算高度示意圖                             余土運輸體積 =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 5.13 ) 
  若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則為余土外運;若為負值,則為取土體積。土方的運輸應按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定的運輸距離及運輸方式計算。 
  在計算運土工程量時,若取已松動的土壤時,只計算取土的運輸工程量;取未松動的土壤時,除計算運輸工程量外,還需計算挖土工程量。 
  ( 8)機械土方及巖石爆破等項目工程量,按圖示尺寸及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計算。 
  例 5-1 圖 5.29為某工程基礎平面圖和剖面圖,試計算平整場地、挖地槽、地槽回填土、室內回填土及運土工程量。已知土壤為二類土、混凝土墊層體積14.68m 3 ,磚基礎體積37.30m 3 ,地面墊層、面層厚度共計85mm。 
  解 1.基數(shù)計算 
  L 外 =(11.88+10.38)×2=44.52m 
  L 中 =44.52-4×0.365=43.06m 
  L 內 =(4.8-0.12×2)×4+(9.9-0.12×2)×2=37.56m 
  S 底 =11.88×10.38=123.31m 2 
  2.工程量計算 
  ( 1)平整場地 S=S 底 +2L 外 +16=123.31+2×44.52+16 
  =228.35m 2 
 。 2)挖地槽( 二類土,h=1.1m ,C=0.3) V=(B+2C)×H×L 
  外墻挖地槽 V 中 =(1.0+2×0.3)×1.1×43.06 
  =75.79m 3 
  內墻挖地槽 V 內 =(9.9-0.44×2)×2+(48-0.44-0.45)×4 
  =55.57m 3 
  共計131.36 m 3 
 。 3)回填土 
  地槽回填土 V=挖槽體積 - 埋設在室外地坪以下的磚基礎及墊層體積 
  =131.36-14.68-37.30+(43.06×0.365+37.56×0.24)×0.3 
  =85.78+24.73×0.3 
  =83.09m 3 
  室內回填土 V=(S 底 -L 中 ×墻厚-L 內 ×墻厚)×h 
  = (123.31-24.73)×(0.3-0.085) 
  =21.19m 3 
 。 4)余土外運 V=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131.36-83.09-21.19=23.37m 3 
  
  
               圖 5.29 基礎平面、剖面圖 
第6章:工程量計算之樁基礎工程
  2.樁基礎工程 
  樁基礎工程包括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打拔鋼板樁、灌注樁、接樁、送樁等項目。 計算打樁(灌注樁)工程量前應確定土質級別、施工方法、工藝流程、樁及土壤泥漿運距等。 
  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 1)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 
  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包括樁尖,不扣除樁尖虛體積)乘以樁截面面積計算。管樁的空心體積應扣除。如管樁的空心部分按設計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時,應另行計算。 
  例 5-2 某樁基礎工程共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 256根,樁長12.5m,其中樁尖0.5m,樁截面為300×300mm,試計算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工程量。 
  解 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工程量為: 
  V=0.3×0.3×12.5×256=288.0m 3 
  ( 2)接樁 
  有些樁基設計很深,而預制樁因吊裝、運輸、就位等原因,不能將樁預制很長,而需要接頭。接樁應區(qū)分不同接頭形式進行計算。電焊接樁按設計接頭,以個計算;硫磺膠泥接樁按樁斷面以 m 2 計算。 
 。 3)送樁 
  在打樁時,由于打樁架底盤離地面有一定距離,不能將樁打入地面以下設計位置,而需用打樁機和送樁器將預制樁共同送入土中,這一過程稱為送樁。如圖 5.30所示。 
  送樁按樁截面面積乘以送樁長度(即打樁架底至樁頂面高度或自樁頂面至自然地坪另加 0.5m)計算。單根送樁工程量計算式為: 
  V=S×(h+0.5)                                                  (5.14 ) 
  式中: S 為樁截面面積; h 為樁頂面至自然地坪高度。 
  例 5-3 計算圖 5.30 中送樁工程量。 
  解 利用公式 5.14 ,則送樁體積為: 
  V= 0.4×0.4×(3.8+0.5)=0.688m 3 
 。 4 )打拔鋼板樁 
  按鋼板樁重量以 t計算。 
  ( 5)打孔灌注樁 
  灌注混凝土樁、砂樁、碎石樁的體積,按設計規(guī)定的樁長(包括樁尖,不扣除樁尖虛體積)乘以鋼管管箍外徑截面面積計算;對于打孔后先埋入預制混凝 
  圖 5.30 送樁示意圖 
  土樁尖,再灌入混凝土者,樁尖按鋼筋混凝土分部規(guī)定計算體積,灌注樁按設計長度(自樁尖頂面至樁頂面高度)乘以鋼管管箍外徑截面面積計算。 
 。 6)鉆孔灌注樁 
  鉆孔灌注樁按設計樁長(包括樁尖,不扣除樁尖虛體積)增加 0.25m乘以設計斷面面積計算。 
  灌注混凝土樁的鋼筋籠制作依設計規(guī)定,按鋼筋混凝土章節(jié)相應項目以 t計算。 
 。 7)泥漿運輸工程量按鉆孔體積以m 3 計算。 
第7章:工程量計算之腳手架工程
  3.腳手架工程 
  腳手架材料是周轉性材料,在定額中規(guī)定的是使用一次應攤銷的數(shù)量。 
  腳手架工程包括砌筑腳手架、裝飾腳手架和其他腳手架。 
  ( 1)砌筑腳手架 
  1)外墻腳手架按外墻外邊線長度,乘以外墻砌筑高度以m 2 計算,突出墻外寬度在24cm以內的墻垛,附墻煙囪等不計算腳手架;寬度超過24cm以外時按圖示尺寸展開計算,并入外腳手架工程量之內;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水箱間的外墻腳手架工程量并入建筑物主體外墻腳手架工程量計算,但其高度不作為計算腳手架的高度。 
  對于外墻腳手架,凡設計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兒墻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 15m以下的按單排腳手架計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雖不足15m,但符合本地區(qū)定額規(guī)定,需計算雙排腳手架的,也應按雙排腳手架計算。 
  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時,應按不同高度分別計算。 
  2)建筑物內墻腳手架,按墻面垂直投影面積計算。凡設計室內地坪至頂板下表面(或山墻高度的1/2處)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3.6m以內腳手架計算;砌筑高度超過3.6m以上時,按單排腳手架計算。 
  計算內、外墻腳手架時,均不扣除門窗洞口、空圈等所占的面積。 
  3)圍墻腳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圍墻頂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3.6m以內腳手架計算;砌筑高度超過3.6m以上時,按單排腳手架計算。 
  4)獨立柱及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柱按圖示柱結構外圍周長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m 2 計算,套用相應外腳手架定額。 
  ( 2)裝飾工程腳手架 
  1)高度超過3.6m墻面裝飾不能利用原砌筑腳手架時,可以計算裝飾腳手架。裝飾腳手架按雙排腳手架乘以0.3計算。 
  2)室內天棚裝飾面距設計室內地坪在3.6m以上時,應計算滿堂腳手架,計算滿堂腳手架后,墻面裝飾工程則不再計算腳手架。 
  滿堂腳手架,按室內凈面積計算。其高度在 3.6~5.2m之間時,計算基本層,超過5.2m時,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層計算,不足0.6m舍去不計。 
  例 5-4 某建筑物其室內凈高為6.5m,試確定滿堂腳手架的基本層和增加層。 
  解 已知建筑物室內凈高為6.5m,已超過5.2m,故應計算基本層和增加層;緦訛1層,其增加層為(6.5-5.2)/1.2=1(層)余0.1,不足0.6m,舍去不計,因此,該建筑物的滿堂腳手架需計1個基本層,1個增加層。 
 。 3)其他腳手架 
  1)整體滿堂鋼筋混凝土基礎,凡其寬度在3m以上時、按其底板面積計算滿堂腳手架。 
  2)貯水(油)池,大型設備基礎,凡距地坪高度在1.2m以上的,執(zhí)行雙排腳手架定額。大型設備基礎腳手架,按其外形周長乘以地坪至外形頂面邊線之間高度,以m 2 計算;貯水(油)池腳手架,按外壁周長乘以室外地坪至池壁頂面之間高度,以m 2 計算。 
  3)煙囪、水塔腳手架,區(qū)別不同搭設高度、直徑,以座計算。 
  4)電梯井腳手架,按單孔以座計算。 
  •  建筑物垂直封閉工程量按封閉面的垂直投影面積計算。 
  6)水平防護架,按實際鋪板的水平投影面積以m 2 計算。垂直防護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層橫桿之間的搭設高度,乘以實際搭設長度,以m 2 計算。 
  7)挑腳手架,按搭設長度和層數(shù),以延長米m計算。 
  8)滑升模板施工的鋼筋混凝土煙囪、筒倉,不另計算腳手架。 
第8章:工程量計算之砌筑工程
  4.砌筑工程 
  砌筑工程主要包括磚石基礎、墻體、磚砌溝道、零星砌體、墻體勾縫等工程項目。在計算工程量之前,應先明確: 
 。 1)在進行砌筑工程量計算時,墻厚均按標準磚墻體厚度計算。見表5-6。 
  表 5-6 標準磚墻體厚度 
墻厚  ?磚  ?磚  ?磚  1磚  1?磚  2磚  2?磚  3磚 
mm  53  115  180  240  365  490  615  740 
 。 2)基礎與墻身(柱身)的劃分。當基礎與墻(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墻(柱)身;基礎與墻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于室內設計地坪±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 3)磚、石圍墻,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墻身。 
  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磚石基礎不分厚度和深度,按圖示尺寸按 m 3 計算。基礎長度:外墻墻基按外墻中心線長度計算;內墻墻基按內墻基凈長計算;A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如圖5.31)以及嵌入基礎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及單個面積在0.3m 2 以內孔洞所占體積不予扣除,但靠墻暖氣溝的挑檐亦不增加;附墻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并入基礎工程量內,而對于地梁及基礎中柱所占體積應予扣除。
( 1)磚石基礎 
條形磚基礎工程量可用下式計算:
基礎體積 =墻厚×(設計基礎高度+折加高度)×基礎長度-柱及地梁體積 ( 5.15 )
                                                 圖 5.31 基礎大放腳T形接頭
磚基礎大放腳的折加高度是把大放腳斷面層數(shù),按不同的墻厚折成高度,也可用大放腳增加斷面積計算。為了計算方便,將磚基礎大放腳的折加高度及大放腳增加斷面積編制成表格。計算基礎工程量時,可直接查折加高度和大放腳增加斷面積表,見表 5-7。 
  例 5-5 計算圖 5.29中磚基礎工程量。 
  解 基礎體積=墻厚×(設計基礎高度+折加高度)×基礎長度-柱及地梁體積 
  前例已計L 中 =43.06m,L 內 =37.56m,又知基礎設計高度為1.40-0.20=1.20m,內、外墻均采用等高三層砌法,基礎墻厚分別為0.24m和0.365m,查表5-7,知其折加高度分別是0.394m和0.259m。 則 
  外墻基礎體積 V 中 =0.365×(1.20+0.259)×43.06m 
  =22.93m 3 
  內墻基礎體積 V 內 =0.24×(1.20+0.394)×37.56 
  =14.37m 3 
  共計:37.30m 3 
  表 5-7 等高、不等高磚基礎大放腳折加高度和大放腳增加斷面積表 
放腳層數(shù)  折加高度( m)  增加斷面  
 1/2磚 
(0.115)  1磚 
(0.24)  1?磚 
(0.365)  2磚 
(0.49)  2?磚 
(0.615)  3磚 
(0.74)  (m 2 )  
 等高  不等高  等高  不等高  等高  不等高  等高  不等高  等高  不等高  等高  不等高  等高  不等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0.137 
0.411 
  
  
  
  
  
  
   0.137 
0.342 
  
  
  
  
  
  
  
   0.066 
0.197 
0.394 
0.656 
0.984 
1.378 
1.838 
2.363 
2.953 
3.61  0.066 
0.164 
0.328 
0.525 
0.788 
1.083 
1.444 
1.838 
2.297 
2.789  0.043 
0.129 
0.259 
0.432 
0.647 
0.906 
1.208 
1.553 
1.942 
2.372  0.043 
0.108 
0.216 
0.345 
0.518 
0.712 
0.949 
1.208 
1.51 
1.834  0.032 
0.096 
0.193 
0.321 
0.482 
0.672 
0.90 
1.157 
1.447 
1.768  0.032 
0.08 
0.161 
0.253 
0.38 
0.53 
0.707 
0.90 
1.125 
1.366  0.026 
0.077 
0.154 
0.256 
0.384 
0.538 
0.717 
0.922 
1.153 
1.409  0.026 
0.064 
0.128 
0.205 
0.307 
0.419 
0.563 
0.717 
0.896 
1.088  0.021 
0.064 
0.128 
0.213 
0.319 
0.447 
0.596 
0.766 
0.958 
1.171  0.021 
0.053 
0.106 
0.17 
0.255 
0.351 
0.468 
0.596 
0.745 
0.905  0.0158 
0.0473 
0.0945 
0.1575 
0.2363 
0.3308 
0.441 
0.567 
0.7088 
0.8663  0.0158 
0.0394 
0.0788 
0.126 
0.189 
0.2599 
0.3465 
0.4411 
0.5513 
0.6694 
  
  圖 5.32 等高與不等高基礎大放腳示意圖 
  

  ( 2)墻體砌筑 
  計算墻體工程量時,應分內外墻及厚度不同以 m 3 計算,扣除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墻身的鋼筋混凝土柱、梁、過梁、圈梁、板頭、磚過梁及暖氣包壁龕所占體積,但不扣除每個面積在0.3m 2 以內的孔洞、梁頭、墊塊、木磚、墻內加固筋、鐵件、鋼管等所占體積;突出墻面的窗臺虎頭磚、壓頂線、山墻泛水、門窗套、三皮磚以下腰線、挑檐等體積亦不增加,凸出墻體的磚垛、三皮磚以上腰線、挑檐等體積則并入墻身體積內計算。 
  1)實砌墻身。其工程量可用下式計算: 
  墻身體積 =(墻身長度×高度-門窗洞口面積)×墻厚-鋼筋混凝土柱、 
  圈梁、過梁等體積 +垛、附墻煙道等體積 ( 5.16 ) 
  式中:墻身長度,外墻長度按外墻中心線計算,內墻長度按內墻凈長線計算。 
  墻身高度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見表 5-8): 
  表 5-8 墻高確定表 
墻別  屋面類型  墻高計算方法  示意圖 
外 
墻  坡

面 無



棚 以外墻中心線為準,算至屋面板底面  
  

 、偻鈮ι砀叨龋盒保ㄆ拢┪菝鏌o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面另加 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出檐寬度超過600mm時,應按實砌高度計算;平屋面算至鋼筋混凝土板底。 
  ②內墻墻身高度: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 100mm;有鋼筋混凝土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有框架梁時算至梁底面。 
 、蹆、外山墻墻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 
  附墻煙囪、通風道、垃圾道,按其外形體積計算,并入所依附的墻身體積內,不扣除 0.10m 2 以下的孔洞所占體積,但孔洞內的抹灰工程量亦不增加。若每一孔洞面積超過0.10m 2 時,應扣除孔洞所占體積,孔洞內抹灰應另列項目計算。 
  2)女兒墻分別不同墻厚以m 3 計算,套外墻定額。其高度應自頂板面算至圖示高度。如圖5.33、5.34所示。 
  
  圖 5.33 帶混凝土壓頂女兒墻高度示意圖 圖5.34 不帶混凝土壓頂女兒墻高度示意圖 
  3)加氣混凝土墻、硅酸鹽砌塊墻及小型空心砌塊墻,按圖示尺寸以m 3 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鋼筋混凝土過梁、圈梁等所占體積,按設計規(guī)定需要鑲嵌磚砌體部分已包括在定額內,不得另行計算。 
  4)空花墻(如圖5.35)按空花部分外形體積以m 3 計算,空花部分不予扣除,其中實體部分以m 3 另行計算,按相應外墻定額執(zhí)行。 
  5)空斗墻(如圖5.36)按外形尺寸以m 3 計算,扣除門窗洞口、鋼筋混凝土過梁、圈梁所占體積,墻角、內外墻交接處,門窗洞口立邊,窗臺磚及屋檐處的實砌部分已包括在定額內,不另行計算,但窗間墻、窗臺下、樓板下、梁頭下等實砌部分,應另行計算,套零星砌體定額項目。 
    
  
  圖 5.35空花墻示意圖 圖5.36 空斗墻示意圖 
  6)框架間砌體分別內外墻以框架間的凈空面積乘以墻厚計算,框架外表鑲貼磚部分亦并入框架間砌體工程量內計算。 
  7)填充墻按外形體積以m 3 計算,扣除門窗洞口、鋼筋混凝土過梁、圈梁所占的體積。其中實砌部分已包括在定額內,不得另行計算。 
  8)磚平碹平砌磚過梁按圖示尺寸以m 3 計算。如設計無規(guī)定時,磚平碹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100mm,乘以高度(門窗洞口寬小于1500mm時,高度為240mm,大于1500mm時,高度為365mm)計算;平砌磚過梁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500mm,高度按440mm計算。 
  9)磚砌圍墻應分別不同墻厚以m 3 計算,按外墻定額執(zhí)行。定額中已綜合了圍墻垛、壓頂、磚碹等因素,不另計算。 
 。 3)磚柱 
  磚柱不分柱基、柱身,工程量合并以 m 3 計算,執(zhí)行磚柱定額。對于磚砌四邊大放腳的磚柱基礎,其砌筑形式有等高和不等高兩種。 
  表 5-9 標準磚等高、不等高磚柱基礎大放腳折加高度表 
磚柱幾何特征  大 放 腳 層 數(shù) 
長 ×寬 
( mm)  斷面積 
( m 2 )  一層  二層  三層  四層 
  等 高  等 高  不等高  等 高  不等高  等 高  不等高 
240 × 240 
365 × 240 
365×365 
490×365 
490 × 490 
615 × 490 
615 × 615 
740 × 615 
740 × 740  0.0576 
0.0876 
0.1332 
0.1789 
0.2401 
0.3014 
0.3782 
0.4551 
0.5476  0.168 
0.126 
0.099 
0.086 
0.073 
0.063 
0.056 
0.052 
0.046  0.565 
0.439 
0.332 
0.281 
0.234 
0.206 
0.180 
0.162 
0.146  0.366 
0.285 
0.217 
0.184 
0.154 
0.135 
0.118 
0.107 
0.096  1.271 
0.967 
0.725 
0.606 
0.501 
0.438 
0.382 
0.342 
0.306  1.068 
0.814 
0.609 
0.509 
0.420 
0.367 
0.319 
0.286 
0.256  2.344 
1.762 
1.306 
1.083 
0.889 
0.774 
0.668 
0.599 
0.534  1.602 
1.211 
0.900 
0.747 
0.614 
0.535 
0.463 
0.415 
0.370 
    
磚柱幾何特征  大 放 腳 層 數(shù) 
長 ×寬 
( mm)  斷面積 
( m 2 )  五層  六層  七層  八層 
  等 高  不等高  等 高  不等高  等 高  不等高  等 高  不等高 
240 × 240 
365 × 240 
365×365 
490×365 
490 × 490 
615 × 490 
615 × 615 
740 × 615 
740 × 740  0.0576 
0.0876 
0.1332 
0.1789 
0.2401 
0.3014 
0.3782 
0.4551 
0.5476  3.502 
2.863 
2.107 
1.734 
1.415 
1.225 
1.055 
0.941 
0.836  3.113 
2.316 
1.701 
1.399 
1.140 
0.987 
0.849 
0.757 
0.673  5.867 
4.325 
3.158 
2.582 
2.096 
1.807 
1.549 
1.378 
1.221  4.122 
3.112 
2.268 
1.854 
1.504 
1.296 
1.111 
0.988 
0.875  8.458 
6.195 
4.483 
3.646 
2.950 
2.532 
2.140 
1.920 
1.696  6.814 
4.975 
3.597 
2.921 
2.235 
2.021 
1.725 
1.529 
1.350  11.700 
8.501 
6.124 
4.956 
3.986 
3.411 
2.881 
2.572 
2.266  8.434 
6.130 
4.416 
3.574 
2.876 
2.461 
2.097 
1.855 
1.635 
  磚柱及基礎工程量,可按下式計算: 
  磚柱=柱斷面積×(全柱高度+折加高度) (5.17 ) 
  式中全柱高度為包括基礎高度在內的全柱總高度;柱斷面積指柱斷面的長與寬乘積;折加高度等于磚柱基礎大放腳增加體積除以柱斷面積,見表 5-9。 
 。 4)磚砌溝道 
  暖氣溝及其它磚砌溝道不分基礎和溝身,其工程量合并以 m 3 計算。按磚砌溝道定額執(zhí)行。 
  ( 5)零星砌體 
  適用于廁所蹲臺、水槽腿、燈箱、垃圾箱、臺階擋墻或梯帶、花臺、花池、地壟墻及支撐地塄的磚墩、房上煙囪、屋面架空隔熱層的磚墩等,以 m 3 按實砌體積計算,套零星砌體定額項目。 
  ( 6)墻體加固筋 
  是指磚砌體內的加固鋼筋,是磚混結構抗震加固措施之一,常用于墻與墻或墻與柱之間的拉結加固。其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 t 計算。一般情況下,定額中已包括施工過程中的操作損耗和圖紙未注明的搭按損耗 3% ,在計算工程量時不再重復計算。 

9章:工程量計算之砼工程
  5.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是一個主要分部工程,包括基礎、柱、梁、板、墻及其他項目,分為現(xiàn)澆、預制和預應力三部分。 
  在各地區(qū)的預算定額中,一般均綜合了模板、混凝土及鋼筋等工序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消耗量,因此,在這一分部里只介紹混凝土及鋼筋用量的計算。 
  混凝土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各種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除特殊指明按延長米 m、水平或垂直投影面積計算工程量外,均按圖示尺寸以m 3 計算。不扣除鋼筋、鐵件和螺栓所占體積,F(xiàn)澆墻、板及預制構件中的板,均不扣除面積在0.3m 2 以內的孔洞所占體積。 
  當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柱、梁、板、墻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間的高度)超過 3.6m,其超過部分應按定額規(guī)定增加支撐工程量及相應費用。 
 。 1)現(xiàn)澆基礎 
  1)條形基礎(如圖5.37) 
  條形基礎也稱帶形基礎,它又分為無梁式(板式基礎)和有梁式(有肋條形基礎)兩種。當其梁(肋)高 h與梁(肋)寬b之比在4:1以內的按有梁式條形基礎計算。超過4:1時,條形基礎底板按無梁式計算,以上部分按鋼筋混凝土墻計算。其工程量可用下式計算: 
  條形基礎體積=基礎長度×基礎斷面積 (5.18 ) 
  式中:基礎長度,外墻按外墻中心線計算,內墻按內墻凈長線計算,基礎斷面積按圖示尺寸計算,為 Bh 2 +1/2×(B+h)h 1 +bh。 
  2)滿堂基礎 
  滿堂基礎是指由成片的鋼筋混凝土板支承著整個建筑,一般分為無梁式滿堂基礎、梁式滿堂基礎和箱式滿堂基礎三種形式。 
  無梁式滿堂基礎也稱板式基礎,有擴大或角錐形柱墩時,應并入無梁式滿堂基礎內計算,如圖5.38所示。其工程量可用下式計算: 
  V=底板長×寬×板厚+∑柱墩體積 (5.19 ) 
  
  圖 5.37 混凝土條形基礎示意圖 圖5.38 無梁式滿堂基礎示意圖 
  有梁式滿堂基礎也稱梁板式基礎,相當于倒置的有梁板或井格形板,如圖 5.39所示。其工程量按板和梁體積之和計算。即: 
  V=底板長×寬×板厚+∑(梁斷面積×梁長) ( 5.20 ) 
  箱式滿堂基礎是指由頂板、底板及縱橫墻板連成整體的基礎。通常定額未直接編列項目,工程量按圖示幾何形狀,應分別按無梁式滿堂基礎、柱、墻、梁、板有關規(guī)定以 m 3 計算,套相應定額項目,如圖5.39所示。 
  
  圖 5.39 梁式滿堂基礎示意圖 圖5.40 箱式滿堂基礎示意圖 
  3)設備基礎 
  塊體設備基礎按不同體積分別計算工程量?蚣茉O備基礎應分別按基礎、柱、梁、板、墻等有關規(guī)定計算,套相應的定額項目。如在同一設備基礎中部分為塊體,部分為框架時,應分別計算。 
  設備基礎的工程量不扣除地腳螺栓套孔及面積在 0.3m 2 以內的孔洞。 
  4)柱下單獨基礎 
  鋼筋混凝土柱下單獨基礎常用斷面尺寸有四棱錐臺形、杯形、踏步形等。其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 m 3 計算。 
  四棱錐臺形基礎(如圖 5.41),其體積按下式計算: 
  錐臺形基礎體積 =a×b×h+h 1 /6×[a×b+(a+a 1 )×(b+b 1 )+a 1 ×b 1 ] (5.21 ) 
  式中字母所表示尺寸如圖 5.40所示。 
  杯形基礎的形式屬于柱下單獨基礎,但需留有連接裝配式柱的孔洞,計算工程量時應扣除孔洞體積。如圖 5.42所示。 
  柱下單獨基礎高度按設計規(guī)定計算,如無規(guī)定時可算至基礎的頂面。 
  
  圖 5.41 四棱錐臺形基礎示意圖 圖5.42 杯形基礎示意圖 
 。 2)現(xiàn)澆柱 
  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柱在定額內分為矩形柱、圓形柱和構造柱。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柱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 m 3 計算,依附于柱上的牛腿,應并入柱身體積之 
  內。其工程量可用下式表示: 
  柱體積=柱高×柱截面面積+ 牛腿體積 (5.22 ) 
  式中柱截面面積按圖示設計尺寸計算;柱高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 
  1)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5.43(a)所示。 
  2)無梁樓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5.43(b)所示。 
  3)框架結構的柱高(當有預制樓板隔層時),是指從基礎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之間的高度。當無隔層時,是指從柱基礎上表面至柱頂?shù)母叨龋鐖D5.43(c)所示。 
  
  圖 5.43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柱高計算示意圖 
  4) 構造柱按圖示全高計算,構造柱與磚墻咬接部分(馬牙槎)應合并在構造柱體積內。在砌墻時,一般每隔五皮磚(約300mm)留一馬牙槎缺口以便咬接,每缺口按60mm留槎,如圖5.44所示。計算柱斷面積時,槎口平均每邊按30mm計算,如圖中柱斷面積為(0.24+0.03×2)×0.24=0.072m 2 。現(xiàn)澆女兒墻柱,按構造柱定額計算。 
  ( 3)現(xiàn)澆梁 
  現(xiàn)澆梁包括基礎梁、單梁、連續(xù)梁、圈梁、過梁、疊合梁等。其工程量用下式表示: 
  梁體積 =梁寬×梁高×梁長 (5.23 ) 
  式中現(xiàn)澆梁的梁寬為圖示尺寸;梁高為梁底至梁頂?shù)娜撸ㄓ辛喊宓牧焊呖捎嬎愕桨逑卤砻妫;梁長的計算規(guī)定如下: 
  1)梁與鋼筋混凝土柱交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按柱間凈距計算;次梁與主梁交接時,次梁長度算至主梁側面,按主梁間凈距計算,如圖5.45所示。 
  2 )梁與墻交接時,梁長包括伸入磚墻、磚柱內的全長;梁頭有搗制墊塊時,墊塊體積也并入梁內計算。 
  
                         圖5.44 構造柱工程量計算示意圖 
  
  圖 5.45 現(xiàn)澆梁長度計算示意圖 
  3)凡加固墻身的梁,應按圈梁計算,通過門窗洞口起承重作用的梁應按過梁計算。當圈梁與過梁連在一起的,分別套圈梁、過梁定額,其過梁長度可按門窗洞口寬度兩端共加50cm計算。如圖5.46所示。 
  地圈梁套圈梁定額。 
  
               圖 5.46 圈梁與過梁澆在一起時各自長度計算示意圖 
  此外,疊合梁是指預制梁上部預留一定高度,待安裝后再澆筑的混凝土梁,其工程量應按設計圖示的二次澆灌部分的體積計算;基礎梁是在柱基礎之間承受墻砌體的梁,如圖 5.46所示。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更多造價博客請到:造價者博客 http://b.shigoog.com 歡迎分享博客及投稿。

Tags:

作者:佚名
[]

文章評論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摘要(共 0 條,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評論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03-2011 shigoo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頁面執(zhí)行時間:12,921.88000 毫秒